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论文与著作

教师论文与著作 V(Tang - Wu)  
作者:  发表时间:2016-08-03  阅读次数:

汤春艳

A. 专著
1. 《语用视角下的篇章类型研究——中德招聘广告实证分析》。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  


B. 论文
1. 论文 《德国多模态研究综述》,载于《多模态与外语教育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2. 论文《Textfunktion, aber textintern oder textextern?》载于《Deutsche Sprachwissenschaft international Nachhaltigkeit und Germanistik. Fokus, Kontrast und Konzept.》, Band 25. 德国Peter Lang 出版社2017年出版。
3. “篇章类型研究在德国:传统与转向”。载《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第5期,第16-22页。
4. “Vergleichende Studie von Stellenangeboten im Chinesischen und Deutschen unter pragmatischem Aspekt”. In: Muttersprache,(2),2013,S. 99-110. (1. Verfasser)
5. “语用视角下的篇章类型研究——德文招聘广告历时实证分析”。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第4期,第97-104页。
6. “论篇章的‘文化性’”。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第1期,第24-30页。(第二作者)
7. “Kognition und Textanalyse”. In: Zhu, Jianhua/ Rudolf Hoberg (Hrsg.): Germanistische Sprachwissenschaft und Deutschunterricht in Chiesisch-deutscher Perspektive. Peter Lang: Frankfurt a.M. et al. 2010,S. 101-113.
8. “篇章功能刍议——德国篇章语用学研究”。 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4期,第96-103页。
9. “认知与语篇分析”。载《高校外语专业青年教师论文集》(第二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第201-209页。
10. “浅议德福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部分”。载《德语学习》,2006,第3期,第59-63页。
11. “Interkulturell-pragmatische Fehler”. In: Zhu, Jianhua/Hans-R. Fluck/Rudolf Hoberg (Hrsg.):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Deutsch-Chinesisch. Peter Lang: Frankfurt a.M. et al. 2006,S. 515-522.  


C. 教材、教辅、工具书
1. 《德语学习词典》。2002,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参编)
 

 

 

陶学俭

1. 试析英语知识与德语教学.《同济大学学报》1993年2期

 

 

陶卓

A. 论文
1. “德国家电类产品中德网络广告的多模态对比分析——以博世家电官网和博世中国官网为例”。载《多模态与外语教育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第148-156页。(第二作者)
2. „Kooperationspotentiale zwischen chinesischen und deutschen Hochschulen zur Erhöhung studentischer wissenschaftlicher Schreibkompetenz“. In: Zhu Jianhua / Zhao Jin / Michael Szurawitzki (Hrsg.): Germanistik zwischen Tradition und Innovation. Frankfurt a. M.: Peter Lang, 2017, 207-211.
3. „Didaktische Überlegungen zur Erhöhung der Schreibkompetenz von chinesischen Germanistikstudierenden beim Verfassen wissenschaftlicher Texte“. In: Bernd Spillner (Hrsg.): Kontrastive Fachsprachenforschung deutsch-chinesisch. Tübingen: Stauffenburg, 2015, S. 157-167.
4. „Rezension von Daniela Sorrentinos Monografie Studentisches Schreiben italienischer Deutschlernender in der Fremdsprache Deutsch. Ergebnisse einer empirischen Untersuchung“. In: Zeitschrift für Interkulturellen Fremdsprachenunterricht 20 (1), 2015, S. 222-224.
5. “中德体态语趣谈”。载《德语学习》,2012年,第5期,第35-43页。(第一作者)
6. „Untersuchung zu Problemen der Deutschen bei ihrer nonverbalen Kommunikation mit Chinesen – Analyse einer Umfrage“. In: Jianhua Zhu / Rudolf Hoberg (Hrsg.): Germanische Sprachwissenschaft und Deutschunterricht in chinesisch-deutscher Perspektive. Frankfurt a. M.: Peter Lang, 2010, S. 332-342.
7. “一份问卷调查对提高对德有效交际能力的启示”。载《科技与企业》,2007年,第8期,第47-49页。
8. “对中德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人沉默现象的调查研究”。载《中德跨文化交际新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第101-113页。
9. “结构图辅助德语学习小议”。载《德语学习》,2005年,第1期,第59-63页。
10. “一个说德语的袖珍小国——列支敦士登大公国”。载《德语学习》,2004年,第6期,第18-21页。
11. “巧学带前缀’an’的德语动词”。载《德语学习》,2002年,第1期,第56-58页。
12. “如何提高非语言交际能力——以副语言为例”。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增刊,第75-77页。  

 

B. 译文、译著
1. 《过去之谜》,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参译)  

C. 教材、教辅、工具书
1. 《经济德语教参》。2012,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三编者)
2. 《新编大学德语四级模拟试题》。2011,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二编  

 

 

王庆志

1. 加强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同济教育研究增刊》1997年2期

2. 走向21世纪的德语.《德国研究》1998年3期

3. 浅谈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同济教育研究》1998年3期

4. 翻译练习在大学德语教学中的作用.《同济教育研究》1999年3期

 

 

汪兴传

1. 德语简明教程.(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德语试题汇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

3.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德语试题汇编(二).同济大学出版社

4. 浅谈硕士研究生德语入学考试的结构.《上海研究生教育》1988年10期

5. 德语语法练习.同济大学出版社

6. 德语简明教程(修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7. 从语篇角度谈阅读教学.(参编)《上海研究生教育》1989年3期

8. 德语学习阅读教材.(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9. 大学德语教学大纲.(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0. 德语日常会话——你我一起说.(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11. 论硕士生德语试题库的建设.(参编)《上海研究生教育》1993年1期

12. 科技德语语篇中动词的信息值.(参编)《同济大学学报》1993年4期

13. 全国大学德语四级测试大纲及样题.(参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4. 公元2000年后的全球经济对策.(参译)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15. 科技德语阅读手册.(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16. 德语阅读(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用).(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17. 全国大学德语第二外语教学大纲.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8. 大学德语简明教程(第二外语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王雪英

1. 六国会话手册(德语部分).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年4期

2. 现代德语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优先性探讨.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6年1期

3. 德语反身代词的传意功能类型.《同济大学学报》,1996年2期

4. 公外德语采用口试的尝试.《上海铁道大学高教研究》, 1996年2期

5. ”Ganz”的近义词.《德语学习》2001年6期

6. 项目教学在职教德语课中的尝试.《同济教育研究》2003年1期

7. 德国人的姓.《德语学习》2003年5期

8. 德国人的名字.《德语学习》2003年6期

9. 《新编大学德语》课堂教学浅议.《德语学习》2007年2期

10. 中德人名文化之异同. 《中德跨文化交际新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年4月

11. 《备战大学德语四级考试词汇篇》.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年6月

12. 高等学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德语综合教程 第二册.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年2月

13. 新编大学德语六级考试模拟题.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年2月.第二作者

14. 新编德语语法精练.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年5月.第一作者

 

 

王轶

A. 论文

1. “架设中德文化交流的桥梁”。载《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第505-512页。

2. “和谐都市—上海世博会德国馆简”。载《德语学习》,2009,第4期 ,第34-40页。

3. “社民党的挫败语自民党的完胜”。载《德语学习》,2009,第6期 ,第21-25页。(第一作者)

4. “大学非专业德语双语教学模式探讨-以同济大学为例”。载《扬州大学学报》,2009,第4期,第152-155页。

B. 译作、译著

1. 《里芬施塔尔回忆录》,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第三译者)

2. 《朗宓榭汉学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参译)

 

 

 

王颖频

A. 专著

1. 《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德汉翻译研究与MTI翻译教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2. 《交际策略与外语口语交际能力》。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3. Mündliche kommunikative Fähigkeiten chinesischer Deutschlerner: Probleme und Perspektive.München: iudicium. 2007  

 

B. 论文

1. “动态顺应: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载《上海翻译》,2015,第4期,第76-79页。

2. “Kontrastive pragmatische Untersuchung zu chinesischen und deutschen Verbotsschildern”. 载《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日耳曼学的边界扩展》(钱敏汝/魏育青主编),北京:外研社, 2015,第371-387页。(第一作者)  

3. “德语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对策研究。载《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第4,56-62页。(第二作者)

4. “基于顺应理论的MTI学生翻译决策能力培养研究。载《外语界》,2015,第1期,第73-79页。

5. “Untersuchung über Akkommodationsverhalten deutscher Lektoren im DaF-Unterricht: Erscheinungsformen und Funktionen”。载《日耳曼学论文集》第四辑(卫茂平主编),北京:外研社,2014,第362-381页。(第一作者)

6. “顺应论视角下的汉语文化元素德译研究。载《德语人文研究》,2014,第1期,第27-32页。(第一作者)

7. “顺应论视角下网络双语展示中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研究——中德文化网为例。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第6期,第163-169页。(第一作者)

8. “语用顺应论对翻译活动的启示。载《外语教学》,2013年专刊,第248-251页。

9. “基于语料的中国德语学习者口语非流利产出研究——特点、原因和对策。载《德语人文研究》,2013,第1期,第37-47页。

10. “交际策略能力发展的个案分析及启示——以中国学生德语口语交际为例。载《外语教学》,2012年专刊,第76-79页。(第一作者)

11. “德汉口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与研究。载《德意志文化研究》第9辑(殷桐生主编),北京:外研社,2012,第215-222页。(第一作者)

12. ““释义性询问交际策略对谈话动态的识别 —— 基于语料的实证研究。载《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第1期,第71-78页。

13. “动态顺应与翻译 —— 以文化因素的翻译为例。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第1期,第173-177页。(第一作者)

14. “本族语者语言顺应行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载《外语教学》,2010年专刊,第121-124页。(第一作者)

15. “Interlanguage Pragmatik und Deutschunterricht in China”. In: Jianhua Zhu / Rudolf Hoberg (Hrsg.): Germanistische Sprachwissenschaft und Deutschunterricht in chinesisch-deutscher Perspektive. Frankfurt a. M.: Peter Lang. 2010, S. 416-433.

16. “过渡语语用学研究之比较对照法。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第1期,第80-83页。

17. “过渡语语用学研究——起源、方法和意义。载《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第1期,98-104页。  

18. “Verwendung kommunikativer Strategien bei der deutschen mündlichen Kommunikation chinesischer Deutschlerner”. In: Fan, Jieping / Li, Yuan (Hrsg.):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aus internationaler Perspektive – Neuere Trends und Tendenzen. München: iudicium. 2009, S. 478-488.

19. “过渡语语用学研究与外语口语交际能力。载《外语教学》,2009年专刊,第92-94页。

20. “交际性课型和语言形式类课型中的纠错对比研究。载《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第1期,第35-42页。(第一作者)

21. “Sprachakkommodation der deutschen Muttersprachler gegenüber chinesischen Deutschlernern im Beratungsgespräch: Erscheinungsformen und Funktionen”. In: Lebende Sprachen, (4), 2006, S.174-180.

22. “强化输出,提高中国学生的德语应用能力。载《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第4期,116-120页。  

23. “基础德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和方法初探。载《中德跨文化交际论丛》,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第207-216页。  

24. “试析中德文化对冲突的不同理解及其原因。载《德国研究》,1999,第4期,第40-45页。(第一作者)

25. “通过口语教学提高德语听力。载《外语电化教学》,1998,第3期,第7-9页。

 

C. 译文、译著

1. 《一个瑞士人眼中的晚清帝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一译者)

2. “躁动。载:《外国文艺》,2012年,第6期,第78-81页。

3. 《欧标德语语法渐进》,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一译者)

4. “烂梨。载:《外国文艺》,2010,第1期,第18-23页。

 

D. 教材、教辅、工具书

1. 《中德跨文化高级口译教程》。2018,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三作者)

2. 《新编大学德语》修订版第四册.2016,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主编)

3. 《中德跨文化口译教程》。2015,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三编者)

4. 《德语德福考试模拟试题修订版》。2013,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三编者)

5. 《新编大学德语六级考试模拟试题》。2011,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一编者)

6. 《科技德语教程(第2版)》。2010,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三编者)

7. 《大学德语第3册(第3版)教学参考书》。200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第二编者)

8. 《大学德语第3册(第3版)》。200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第二编者)

9. 《大学德语六级考试模拟试题》。2008,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一编者)

10. 《新编大学德语第4册教师手册》。2006,北京:外研社。(第二编者)

11. 《新编大学德语第4册》。2005,北京:外研社。(副主编,第二编者)

12. 《德语德福考试模拟试题》。2005,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二编者)

13. 《科技德语教程》。2004,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三编者)

14. 《大学德语第34册修订版教学参考书》。2003,北京:高教出版社。(第二编者)

15. 《大学德语第3册修订版》。2002,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编者)

16. 《大学德语四级考试模拟试题》。2001,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一编者)

17. 《大学德语教程第2册》。1999,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二编者)

 

E. 主编

1. 《大学德语四、六级考试高分突破——听力理解》。北京:外研社,2013。(主编)

2. 《大学德语四、六级考试高分突破——四级阅读》。北京:外研社,2013。(主编)

3. 《德语学习词典》。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主编)

 

 

 

王兆渠

1.现代德语实用语法.(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5

 

 

吴建广

A. 专著

1. Das lyrische Werk Hilde Dmins im Kontext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nach 1945. Frankfurt a.M.: Peter Lang, 2000.

B. 论文

1. “翻译作为诗学对话——保尔·策兰翻译俄罗斯诗歌”。载《中国翻译》(ISSN:1000-873X),2015,第6期,第22-27页。

2. “诗与思擦肩而过——保尔·策兰相遇马丁·海德格尔”。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9-3060),2014,第4期,第1-15页。

3. “走向对此在的彻底决绝——保尔·策兰诗文〈一次〉之诠释”。载《德国研究》(ISSN:1005-4871),2014,第3期,第131-140页。

4. “德意志浪漫精神与哲学诠释学”。 载《中国社会科学》(ISSN:1002-4921),2013,第9期,第67-85页。

5. “诗学对神性与自然的倾听——伽达默尔解读歌德和荷尔德林”。载《德国研究》(ISSN:1005-4871),2013,第3期,第103-112页。

6. “诗文涵义方向的确定——以保尔·策兰《你尽可》一诗为例”。载《德语人文研究》(ISSN:2095-6150),2013,第1期,第6-11页。

7. “‘现实主义’标签遮蔽文学的多维构造”。载《中国社会科学报》(CN:11-0274)2013年11月8日,第521期,第B02版。

8. “试图找回遗弃的身份——论保尔·策兰诗文中的犹太互文性”。载《国外文学》(ISSN:1002-5014),2011,第2期,第81-90页。

9. “濒死意念作为戏剧空间——歌德《浮士德》‘殡葬’之诠释”。载《外国文学评论》(ISSN:1001-6368),2011,第2期,第145-155页。

10. „Das Spiel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Eine Interpretation der Helena-Dichtung in Faust II“. In: Zeitschrift für Literaturwissenschaft und Linguistik. (ISSN:0049-8653), Heft 157, 2010, S.135-147.

11. “不可‘诗意栖居’的德意志语言之家——保尔•策兰<语言栅栏>之诠释”。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9-3060),2010,第6期,第8-22页。

12. “一部人本主义的悲剧——德意志文化框架中的《浮士德》”。载《艺术化与世俗化的突围:上海戏剧学院创意论坛》(ISBN:978-7-5475-0028-6/J·006),刘明厚主编,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10。

13. “人类的界限——歌德《浮士德》之‘天堂序曲’诠释”。载《德国研究》(ISSN:1005-4871),2009,第1期,第58-63页。

14. “被解放者的人本悲剧——德意志精神框架中的《浮士德》”。载《外国文学评论》(ISSN:1001-6368),2008,第3期,第17-26页;全文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ISSN:1001-2885),2009,第2期。

15. “‘两个满口的沉默’——保尔·策兰《语言栅栏》的结构分析”。刊《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9-3060),2008,第6期,第1-9页;全文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ISSN:1001-2885),2009,第4期。

16. “抒情诗的多元交往形式——希尔黛·杜敏诗文诠释”。载《当代外国文学》(ISSN:1001-1757),2007,第1期,第134-140页;全文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ISSN:1001-2885),2007,第5期。

17. “往返于生死之间——保尔·策兰早期诗文探索”。载《外国文学评论》(ISSN:1001-6368),2007,第2期,第68-76页;全文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ISSN:1001-2885),2007,第8期。

18. “论德意志文学中的自然主义”。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9-3060),2007,第6期,第1-13页;论点摘编:《新华文摘》(ISSN:1001-6651),2008,第6期。

19. „Definitionen und Distinktionen von Kultur und Wenhua? Versuch einer Komparatistik zwischen Westen und China“. In: Angewandte Sprachwissenschaft. (ISSN:1435-4365), Bd.19, 2006, Nr. 3.

20. “穿越死亡的恋情——保尔·策兰情诗研究”。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9-3060),2006,第6期,第6-15页。

21. “用优美的形式描述丑陋的事实——保尔·策兰《死亡赋格》分析”。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9-3060),2005,第2期,第17-28页。

22. “海因里希·伯尔与德意志精神”。载《交互文化沟通与文化批评——“伯尔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ISBN:7532738795),主编:孙周兴,黄凤祝,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23. “文科中文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载《同济教育研究》(K 第331号),2005,第2期。

24. “诗文的终点是生命的结束——保尔·策兰其人其诗”。载《当代》(台北),2002,第5期。

25. “李白诗《望庐山瀑布》(其二)解析”。 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ISSN:1001-2435),2001,第1期,第45-48页。

26. “在死亡的屋里——内莉·萨克斯其人其诗”。载《当代》(台北),1997,第8期。

C. 译文、译著

1. 《美学与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安道尔”。载:《外国文艺》,1986/6。

3 《玫瑰绽开的新生——希尔黛·杜敏诗文选》,上海:百家出版社,1993,219页。

4. 1992至1993为上海电视台和上海东方电视台翻译多部德语电视片和电视连续剧,其中有《睡狗》、《蒂亚和奈特》、《谈判》,《飞车盖蒂》(6集电视连续剧)和 《小城故事》(4集电视连续剧)。

5. 《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6.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7. 《现象学的理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8.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