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论文与著作

教师论文与著作 I(Chen - Guo)  
作者:  发表时间:2016-08-03  阅读次数:

陈忱

1. 中德熟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比较。《德国研究》, 2004年 4期

2. 备战大学德语四级考试——词汇篇.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陈慧

A. 论文

1. “德语中第二格的替代表达”。载《德语学习》,2012,第5期

2. Euphemismen im Deutschen. In: Deutsche Sprachwissenschaft international, Band 10, Peter Lang: Frankfurt a.M., 2010

3. “德语委婉语的构成及其交际功能”。载《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第4期

4. “试论德国法律对中国近、当代的影响”。载《德国研究》,2007,第1期

5. “文化导入与基础德语教学”。载《黑龙江教育》,2007,第1期

6. “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法学家-萨维尼的生平与学说简介”。载《德国研究》,2003,第4期

B. 译文、译著

1. “公众参与下的教育”,“论学校与生活的关系”。载《赫尔巴特教育论著精选》,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2. 《智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合译)

3. 《心灵的焦躁》。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第二译者)

4. 《赫尔巴特文集》。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合译)

5. 《相对论入门》。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

C. 教材、教辅、工具书

1. 《德语语法精讲》。2013,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合编)

2. 《德语语法丛书-不规则变化动词板块》。2003,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 《衣食住行在德国》。2002,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著)

4. 《基础阶段德语考试模拟试题》。2001,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合编)

 

 

陈明浩

1. 从德语水平考试(PNdS)到外国学生高校入学考试入学德语考试(DSH).《联邦德国研究》1996年1期

2. 浅述语言学理论对德语测试的影响.《同济教育研究》1996年3期

3. 谈谈在德语水平测试中做文章阅读理解问答的技巧.《联邦德国研究》1996年4期

4. 在德语教学中加强交际性句型操练.《同济教育研究》1997年1期

5. 同济大学对外德语培训成绩斐然.(参编)《德国研究》1996年1期

6. 德语六级考试指南.(参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7. 商务德语词汇的专业性.《德语学习》2001年5期

8. 德语情态动词. 译文出版社 2003

9. 重视语言学理论对德语测试的指导.《同济教育研究》2006年1期

10. 德语“德福”的实施与德语口语教学的思考.《同济教育研究》2006年2期

11. 浅议德福考试中的作文部分.《德语学习》2006年5期

12. 跨文化经济交际中进出口商标的翻译. 《应用语言学》19卷,Peter Lang 欧洲科学出版社 2006

13. 德语动词四千例.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14. 语言学及其教学法测试方式. 中德视野下的现代化日尔曼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报告. 2007年5月

15. 从中德文化的差异看中国商品出口到德国的商标译名. 《中德跨文化交际新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16. 德福作文高分突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17. 语言学及其教学法,方法论及其测试方法. 《中德视野下的日尔曼语言学和德语教学》,2010年. 德国Peter Lang出版社. 第十卷.

 

 

陈宇

A. 专著

1. Verbessern chinesische Studierende ihre Sprechfertigkeit im Deutschen während des Fachstudiums in Deutschland? Eine empirische Untersuchung unter Berücksichtigung sozialer Aspekte. Peter Lang: Frankfurt a.M., 2012.

B. 论文

1. „Zum Weitererwerb der Sprechfertigkeit im Deutschen von chinesischen Studierenden während des Fachstudiums in Deutschland – Eine empirische Untersuchung“. In: Reuter, C./Schlief, A. (Hrsg.): Linguistische und sprachdidaktische Aspekte germanistischer Forschung Chinesisch-Deutsch. Peter Lang: Frankfurt a.M., 2014, S. 73-91.

2. „Die deutsche Sprache für chinesische Studierende an deutschen Hochschulen – Einstellungen, Gebrauch und Beherrschung“. In: Schneider-Wiejowski, K. et al. (Hrsg.) Vielfalt, Variation und Stellung der deutschen Sprache. de Gruyter: Berlin, 2013, S. 517-535.

3. „Motivationsforschung und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In: Sprachdienst, 1, 2012, S. 40-41.

4. “中德体态语趣谈”。载《德语学习》,2012,第5期,第35-43页。(第二作者)

5.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及德国测试成绩分析”。载《同济大学学报》,2003,第5期,第111-116页。(第一作者)

 

 

崔庆华

1. 《新编大学德语六级考试模拟试题》.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年3月

 

 

邓白桦

A.论文

1、“试论德国‘1914年思想’”,载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8月第4期(唯一作者)2、“1945-1949年冷战初期德国政治家的政治立场”,载于《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8月第4期(唯一作者)3、“柏林墙探秘”,载于《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10月第5期(唯一作者)

4、“‘企业共同体取代阶级斗争’-纳粹执政初期政府与企业主集团关系探析”,载于《安徽史学》,2007年9月第5期(唯一作者)

5、“纳粹党的企业代表会政策与德国经济民主的消亡”,载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3月第2期(第二作者)

6、“对纳粹主义的批评不是一蹴而就的――采访德国国际教科书研究所”.《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第15期(唯一作者)

7、“浅析德国人和犹太人的不同历史认识”,《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4月第2期(第二作者)  

B.著作、教材和译著

1、《德国通史》第五卷《危机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3月(参与撰写)    

2、《大学德语四、六级考试高分突破——听力理解》,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7月(参编)
3、《纳粹德国“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专著)
4、《格林童话》,连环画出版社,2008年7月(参译)
5、《德语语法丛书•名词板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2月(参编)
6、《世界经典童话系列•格林童话》,朝花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7月(参译)  

 

 

丁敏

A. 论文

1. “德语翻译硕士培养模式探索”。载:《德语人文研究》,[2015],第1期,第35-40页。(第二作者)

2. “德语发音疑难解析”。载《德语学习》,[2012],第1期,第63-66页。

3. “浅谈德语中的因果关系”。载《德语学习》,[2008],第1期,第52-54页。

4. “沙米索《尼怨》出处考”。载《中国比较文学》,[2007],第2期,第133-147页。

B. 教材、教辅、工具书

1. 《大学德语四级考试真题与解析》。2007,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三编者)

 

 

丁伟祥

1. 德语情态动词的用法,词义及汉译问题的探讨.《同济大学学报》1985年3期

2. * 张辛辛“北京人”记实小说三篇(参译).德国Eugen Diedrichs出版社, 1986

3. *试论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长篇小说《1918年11月》.上海书店

4. *工科学生科技德语教材编写思路.“科技德语语言学和教学法”国际会议报告,上海1997

5. 德国报业发展历史简介及现状.《德国研究》1998年1期

6. 大学德语教程(2,3册)(参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7. 马·拉尼茨基访谈录. (翻译) 《外国文学动态》 2000年1期

8. “科尔及基民盟政治献金震动德国”.《德国研究》2000年2期

9. 德国通过“绿卡“在全球争夺计算机人才.《现代工商》2002年 8期

10. 女拳师 (翻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11. 政治献金案困扰德国朝野政党-- 联邦议院大选前夕面面观. 《德国研究》 2002年3期

12. *工科学生科技德语教材编写思路.《应用语言学》第12卷, PETER LANG欧洲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

13. 德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和翻译技巧.《同济大学学报》2003年4期

14. 科技德语教程. (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15. 走出混乱(翻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16. 英卡·帕莱和她的处女作《女拳师》—— 一部压抑而又打动人的城市小说《德国研究》2004年2期

17. 伯尔:在施特拉伦市召开的欧洲译者中心开幕式上的讲话 (翻译).《外国文艺》2005年4期

18. 君特·格拉斯访谈录:一位道德说教者的忏悔. (翻译)《外国文艺》2006年第6期

19. 长久的历史阴影――里芬施塔尔回忆录和她在中国的接受. 中德视野下的现代化日尔曼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报告. 5/2007

20. 艺术魅力的追寻与探索 - 透析里芬施塔尔矛盾深层的艺术核心. 《德国研究》. 2007年第一期

21. 里芬施塔尔回忆录 (译著) 学林出版社. 1/2007

22. 英戈 舒尔策:幸福的瞬间 (译文). “德语新小说选”上海译文出版社. 8/2007

23. 漫谈德语口语课教学法思路. 同济大学校庆学术报告. 5/2008

24. 长久的历史阴影-里芬施塔尔自传和在中国的接受. 《文学之路-中德语言文学文化研究》, 2008年第九卷. 德国K&N出版社

25. 献给堤契诺的文字、诗歌与画-走进黑塞的《堤契诺之歌》. 《德国研究》. 2008年第一期

26. 如何把握德汉翻译中的意译--以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关系为例. “全球化中的日常与专业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海 2010年5月.

27. 马丁 莫泽巴赫:威斯滕特(节选)(翻译). 《外国文艺》. 2010年第4期. 2010年8月.

28. 科技德语教程(第二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年9月.

 

 

葛放

1. 中奖女神-丽莉(德国电视连续剧第四集).(翻译)1993年在上海东方电视台播出

2. 暴风雨之夜.(翻译,德国电视二台送展影片)1993年上海电视节期间在上海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等播出

3.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工商代办处的介绍资料.(中、德文本的编写和整理)

4. 现代德语实用语法.(参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5. 维拉,小维拉.(翻译, 德国巴伐利亚电影公司送展电视连续剧) 1996年上海电视节期间在上海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等播出

6. 从篇章语言学出发,循序渐进,培养阅读技能.《同济教育研究增刊》1997年2期

7. *专业文化与专业语言.(参编)“科技德语语言学与教学法”国际会议报告,上海1997

8. 一个半梦半醒的女人(原名:手机杀手). 德国卫视一台拍摄的电影. 1999年12月上海电视台播出

9. 着眼21世纪,培养德才兼备的外语人才--试论外语人才的文化素质教育.《高等学校教学研究》1999年4期

10. 全球竞争,全球价值,全球责任.(翻译,罗曼·赫尔佐克在瑞士圣加伦举行的27届国际经济管理研讨会上的报告)《跨越边界》复旦大学出版社

11. 德语文字规范改革的历史回顾和主要内容.《德国研究》1997年2期

12. 我要的是德国统一——科尔自述.(翻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

13. 知识与感知——探究人类的大脑.(翻译)百家出版社2001年

14. 德语水平测试——阅读. (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 剧毒楼房.(翻译)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

16. 来自亡者的信件. (翻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7年

17. 冒险小虎队系列——来自亡者的信件.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7

18. 翻译的苦与乐.《译友》. 2008

 

 

葛艳

1. 从文化休克现象谈德语强化教学中德文化教学的几个层面.《德国研究》2001年5 期

2. 中德文化差异比较. 同济大学学报, 2001年8期

 

 

龚艳

A. 论文

1. “freuen” 是真反身动词吗?——关于反身动词的疑惑与解惑”。载《德语学习》,2011,第4期。    

2. “文明的共存还是文明的冲突 —— 哈拉德•穆勒与塞缪尔•亨廷顿的对话”。载《德国研究》,2004,第1期。(第一作者)

B. 译文、译著

1. 《拿破仑传》,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第二译者)

C. 教材、教辅、工具书

1. 《德福口语高分突破》。2010,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二编者)

2. 《大学德语六级考试模拟试题》。2008,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三编者)

 

 

顾士渊

1. 技术漫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

2. 现代科技.(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年

3. *汉德一般疑问句比较(摘要)埃里希·施密特出版社 1991年

4. 德语2000词达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5. 新德汉词典.(参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4年

6. 大学德语(3,4).(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7. 非语言交际和德语教学. 同济教育研究1999年2期

8. 论德汉称呼代词语义的非对应性. 同济大学学报1999年2期

9. 中德跨文化交际论丛.(副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0年5月

10. 大学德语.(第三册修订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2月

11. 大学德语.(第四册修订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2月

12. 大学德语教师手册(第三、四册).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13. 罗尔夫·鲁勒德: 争取卖得更好——销售技巧宝典.(翻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14. *中国对外德语教学. 德国 Stauffenburg 出版社 2004年

15. 歌德谈话录.(全译本)漓江出版社 2004年

16. *中德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障碍. 应用语言论丛19 卷(霍贝克主编)德国朗氏出版社 2006 年

17. 德语课.(翻译)(西格弗里德·伦茨)文汇出版社 2006年9月

 

 

郭金荣

A. 论文

1. "辨析郭沫若和梁俊青之间的翻译论战"。载《东方翻译》,2015,第5期,总第37期,第5期,第45-50页

2. "Hermeneutische Perspektive der Kulturspezifika bei der Übersetzung mit Beispielanalyse aus dem chinesischen Roman „Die umzingelte Festung". In: 《Literaturstraße》, Band 9, Verlag K&N: Würzburg. 2008, S.

3. "耶稣会会士邓玉函与中西文化交流"。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第13卷,第6期,第113-117页

4. “从汉德委婉语看两国文化的异同性”。载《中德跨文化交际论丛》,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5. "德国的四次‘吐鲁番探’”。载《德国研究》,1999,第14卷,第1期,第35-40页。

B. 译文、译著

1. 《卡尔•施米特与恩斯特•恽格尔书信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 《抛锚》,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3. 《世界遗产》,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4. “墓前悼词”,载:《外国文艺》,2010,第1期,第11-14页

5. “嗨,雯蒂”,载:《世界文学》,1994,第2期,第111-126页

6. “伴侣、路人”,载:《世界文学》,1993,第1期,第

C. 教材、教辅、工具书

1. 《经济德语》。2011,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第一编者)

 

 

郭屹炜

1. 大学德语四级考试试卷题解和指导.(参编)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德语基础测试题.(参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3. *科普文章的语体.专业语言学,专业语言教学及跨文化交际论文集,Peter Lang 欧洲科学出版社,2003年

4. *德汉证券语言中的隐喻.“中德跨文化交际”国际会议报告,上海 2004年

5. 新编大学德语(第四册).(参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6. 城市设计构思教程.(合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7. 德语“德福”考试模拟试题集.(参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

8. 浅议德福考试中的听力理解部分.《德语学习》2006年第4期

9. 智谋(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10. *德汉证券语言中的隐喻. 《应用语言学》19卷,Peter Lang 欧洲科学出版社 2006年

11. 备战大学德语四级考试——词汇篇.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12. 专用语中的名词化. 中德视野下的现代化日尔曼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报告. 2007年5月

13. 母语对德语语音学习的影响. 亚洲视野下的日耳曼文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报告. 2007年9月

14. 德福听力部分的准备. 中德德福专业会议报告. 2008年10月

 

 

*表示用德语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