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德语系开展“德语文学与德国意象”线上沙龙
作者:  发表时间:2022-05-04  阅读次数:

53日下午,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开展线上师生沙龙活动:德语文学与德国意象。该活动为外国语学院“五一”同文学术抗疫系列讲座之一,活动邀请了德语系郭金荣老师、张克芸老师以及德语专业本科生胡可儿、王婷媗、徐一宁和孙翱鹏共同参与若干文学话题探讨。本次线上对话由德语系孟国锋老师主持设问,同济大学德语社协助宣传,吸引了德语系同学以及校内德语文学爱好者上线共度云端沙龙。

郭金荣老师结合自身长期的文学翻译实践与教学经验,认为德语文学有其独特的历史沉淀、语言表达以及德国作家区别于其他国家作者的写作风格,即将文学创作与深刻的哲思相结合,在叙事中融入思辨;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需要不断斟酌字句,并深入理解作品附着的时代价值。郭老师认为,无论是德国文学还是中国文学,很多优秀的作品因其“现代性”值得被阅读、理解和译介,有志于文学翻译的德语专业同学应继续挖掘德语文学中的精品,促进文学与文化交流。

张克芸老师回忆了从文学阅读、文章书写到文学研究的个人经历,认为文学给予人的精神滋养不仅在于阅读,也在于交流意义上的叙事模式:从古印度佛陀以譬喻说法,到古阿拉伯《一千零一夜》、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再到歌德古典时期的文学沙龙,以及中国说书传统,都是人类精神生活融会贯通的存在方式,讲故事的人与听故事的人以如此的叙事聚会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顿。而后,张老师解答了“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作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文学理解的基础在于与文本进行对话。

德语专业四位同学分享了各自的德语文学阅读体会,推荐并介绍了各自喜爱的文学作品及其相关人物形象,并探讨了德语文学中的意象与现实中的德国形象之间的差异:每一个时期所产生的文学作品往往与那个时期的时代精神与社会风貌相关,而每一位读者对文学所展现的虚构世界又有着不同的联想、想象与体悟。

通过本次轻松愉悦的线上文学沙龙,师生们一起克服了特殊时期的物理空间限制,鼓励校内德语文学爱好者回到文学阅读。



9D44E